「惑」

普魯東(Prud hon)1758-1823

達仰(Dagnan-Bouveret)1852-1929
「惑之不解(一)安格爾(Ingres)1780-1867白司姜-勒班司(Bastien-Lepage)1848-1884
「惑之不解(二)德拉克羅瓦(Dolacrosix)1798-1863谷洛(柯洛Corot)1796-1875
米勒(Millet)1814-1875夏凡(Puvis de Cha vanne)1824-1898倍難爾(Besnard)1849-1934
莫奈(莫內Monet)1840-1926邦納(波納Leon Bonnat)1833-1922薄特理(Paul Baudry)1828-1886

悲鴻之惑徐悲鴻先生有一篇文章篇名「惑」。(原載一九二九年四月二十二日上海『美展』第五期。)

接著又有「惑之不解(一)」。(原載一九二九年五月四日上海『美展』第九期。)

接著又有「惑之不解(二)」。(原載一九二九年五月上海『美展』增刊。)

文章中談的什麼事呢?是有關西洋畫家(法國派)(註:法國派是徐悲鴻先生的用語)優劣之評論,用了三篇文章,可謂慎重其事。

而且還引起了徐志摩先生的互辯,可是因為徐悲鴻先生當時如日中天,是聽不下去的。

事關對美術的認知,晚生理應有正確的瞭解才是,如今隔了將近九十年,再看這篇文章,覺得真理是可以水落石出了。

因為悲鴻先生一開始就罵了塞尚、馬蒂斯、波納爾三人是無恥之作,接著舉出了二十四位畫家、雕塑家的優點。又批評馬奈、雷諾瓦、塞尚、馬蒂斯為庸、俗、浮、劣。

其實他一共罵的是五人,捧的是二十四人,被罵的這五人,如今在美術史上,都是大名頂頂的巨匠,而被捧的這二十四人,有些也是頂尖的巨匠,但有些資料可難找了,但我儘力的去找,也順便多讀一點美術史。

台灣錦繡出版公司1992年出版的「西洋100巨匠」美術週刊,這被罵的五人全部在列,而被捧的祇有六人在列。

 

獨持偏見,

一意孤行!

應毋庸議齋

呂德(Rude)1784-1855巴里(Barye)1796-1875

卡里埃(Carriere)1824-1887

干爾波(卡波Carpeaux)1827-1875羅丹(Rodin)1840-1917
張逸石讀書筆記
庫爾貝(Courbet)1819-1877杜米埃(Daumier)1808-1879愛耐(恩涅Henner)1829-1905)
特茄史(Degas)1834-1917穆羅(摩洛Moreau)1826-1898愛倍爾(艾伯特Hebert)1817-1908
馬奈(Manet)1832-1883勒奴幻(雷諾瓦Renoir)1841-1919塞 尚(Cezanne)1839-1906
馬蒂斯(Matisse)1869-1954薄奈爾(波那爾Bonnard)1867-1947 
穆落(Morot,Aime)1850-1913後記

看他的文章很難,因為當年的中文譯名和現在的譯名有些出入,有些人的資料也不容易找,我只能盡力而為。

我想信當年的讀者,沒幾個能看得懂的,因為一個一個的人名,誰知道是誰啊?

為了方便瀏覽,我儘量將一位畫家做一頁網頁,敬請一個網頁、一個網頁的看。

回zhangis.com網站首頁